在先進國家的塑料托盤規格都已經實現統一。無論是食品、農產品或工業產品都共同使用同一規格的托盤。從環保和資源再利用的觀點來看,托盤規格的統一和共同利用是合乎時代的潮流。
在運輸的前后必然會有裝卸作業,和傳統的人工裝卸作業相比,在使用托盤時所需的勞動力和時間只是前者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說一個叉車司機可以干10個人的工作。
特別是使用電動叉車來進行機械作業與傳統的人工裝卸作業有所不同,因為工人的勞動條件可以得到改善,此外,不但可以減少貨物損傷,防止發貨時數量出現差錯,可以整理作業場所來改善作業環境,對改善運輸業的作業條件也有幫助,采用托盤運輸,即使需要中途將貨物由卡車轉裝到貨車上,或要在倉庫內臨時保管等情況發生時,盡管運輸條件或運輸車輛有所變更,但從最初的貨主到最后的貨主并沒有發生托盤轉裝作業,既減少了勞務和經費,又提高了速度。
用人力將一個一個的瓦楞紙箱或袋裝的貨物裝進卡車和集裝箱時的作業稱為人工裝卸。與此相反,將50個或100個的瓦楞紙箱或袋子作為一個單元,首先堆放在塑料托盤上,再以叉車將托盤裝載到貨臺上,然后運送到最后的收貨地,這種運輸方法稱為“托盤作業一貫化運輸”。在先進國家是把托盤裝卸作業作為運輸的基礎來實施的。
使用“一次性托盤”不必回收。但是對于日常的貨物而言,“一次性托盤”的成本太高,而且存在使用后必須作廢棄處理和浪費木材的問題,實現低成本托盤運輸的方法是用于運輸的托盤不需送回發貨點,這樣就不會發生送回發貨點的費用。收貨人處有空托盤時,如果能由附近的其他貨主再利用的話是最理想的。如果將托盤作為公共器具,在各貨主間循環使用便可消除浪費和提高效率。
因此,托盤必須要有超越各行業的界限,適合各類貨主使用。也就是說,托盤的規格必須統一,統一的托盤規格是不同行業間高效率循環使用的關鍵。這樣才能更好的發展貨架行業。
相關文章:周轉箱設計要點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