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流設備市場一直存在著產品生產標準不一,市場聯動力脆弱,企業之間互動較少的問題。物流設備市場準入機制不健全,已經成為了影響行業發展的桎梏。
以貨架生產為例,不同品牌產品的結構與標準均不一致,甚至各個品牌的貨架孔花也有所區別,導致客戶無法做到產品的及時維護與升級,相關企業拒絕互通有無,市場缺乏開放與流動,品牌壁壘森嚴。實際上企業之間競爭的角度應該包括各個方面,如產品質量,服務質量等等,然而缺乏良性競爭意識,已經是我國物流裝備市場的一個通病。
開放的市場標準應該兼顧并利用已有的行業準則,根據市場實際情況,從實協調好各種競爭之間的矛盾,做到一體化發展。在避免重復建設上,良性競爭末位淘汰機制應該得到確立,相關企業應及時調整發展方向,選擇退出物流裝備市場。從而根本上解決企業實力參差不齊,杜絕惡性競爭的市場現象,讓業界得到公平合理的發展。
同時新的準入機制應該具備一定的前瞻性,所謂前瞻性就是要適應不斷發展的物流行業需要,適應物流技術快速更新換代。在政策扶持上,企業應該做出一定投入,積極投身行業準入制度改革,共同推動國內物流裝備市場與國際市場差距,最終使市場準入制度與生產標準成為行業良性發展的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