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勞動時間的縮短、離職率的增加使得勞動環境的改善已成趨勢;還有,法規限制的放寬使企業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使企業自身的競爭力必須強化。這些都將最終導致倉儲業信息化的推進。
戰略信息系統的基本構思
物流企業的客戶——貨主公司經營著各種各樣的商品,有各種系統。例如,經營性的系統、生產系統和出貨系統等。在這種環境下,圖表5中用灰底表示的項目內容,是物流業者應該考慮的范圍。
第一點是物流據點的構思。這里面需考慮倉庫選址條件、配送區域合理化等許多問題。在后面所述的配送中心化也包括物流據點構思的研究,這對增加物流的附加價值是很有必要的。
其次,必須提高配送和庫內物流的處理能力和效率化。在工作內容上應考慮配送計劃、配送管理、入出庫管理、揀貨以及與裝卸搬運機械連動相關的一系列活動。
第三是庫存管理。對有些過分追求JIT的貨主,可滿足其少批量、多品種、多批次的配送要求,但在庫存上應保持合理的庫存量。
關于訂單處理系統,圖中方框的一半用灰底劃出。過去商品大量銷售的情況已不復存在,今天,為滿足青年人個性化的發展,就需要市場提供形形色色的商品。
因此,在這個少批量、多品種的商品時代要把握好顧客需求信息,就需要有商品供應計劃系統。
例如零售業的百貨店和超市的商品計劃系統,把賣掉什么和明天賣什么等信息,全部統計了出來,這是通過POS系統進行的。超市的收銀終端根據商品的條碼輸入信息,當天匯總全部信息后反饋給批發商,就會知道明天該配送什么東西,以及批發的方法和配送計劃。
所謂信息采集、處理系統是為企業的經營管理服務的,在其上面是經營戰略。將來物流中心可包括從采購、收貨、理貨、庫存管理、配送到接受訂貨的物流全過程,并獲取訂貨數據,從庫存中確定適當的配送計劃,向零售商送貨,或者送到消費者手中。
戰略信息系統作為素質改善策略,應該包含公司內部信息系統的完善、從信息管理的利用到戰略運用和培養全能地應付環境變化的人才;戰略信息系統作為信息功能的充實,包含有擴大企業間的網絡應對新的業態和不同業種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