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運輸,這樣的問題使中國國際貨代業陷入了單調和缺乏生命力并存的怪圈中,而中小企業在毫無競爭優勢的氛圍中被吞并,或漸近消亡。中國國際貨運代理業如何更好地發展,變革的力量又需匯聚何處?蘇州貨架公司認為,或許我們可以從與國外先進貨代企業的發展趨勢中獲得一些啟發。
首先,應著力加強對倉儲業的發展。從這次的分榜單中我們可以發現,倉儲業以其25%的同比增長速度彰顯了其強大的發展潛力。倉儲服務業是貨代物流與供應鏈的核心環節,可以說,在現在物流業,抓住了倉儲服務,就是把握住了貨代發展的機會。
然而,做好倉儲業并非易事。如何根據不同的顧客需求和不同的貨物屬性制定不同要求的倉儲流程與配套設施,這對目前的中國企業來說既是考驗,也是促進其融入國際物流業的標桿。另一方面,現代倉儲業從傳統的出入庫管理拓展到商品加工、組裝、拆零分揀、貼碼配送等具有巨大的增值服務空間。甚至有能力的倉儲企業轉型至代收倉單、貨款、貨物質押監管、代理采購等金融服務等一系列業務也是常見的。
其次,發展多種運輸方式,削弱對地域的依賴性。目前,中國國際物流業在東部沿海城市的發展正面臨著勞動力成本上升、海外貿易量下降的問題,而中西部地區就有著較好的勞動力資源優勢和價格優勢。同時,國家“十二五”規劃中對加快中西部地區的外貿發展的戰略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可以說,計劃更好地將精力投注在發展不依托于港口、地緣等區域的物流運輸方式上,同樣是未來值得規劃的未來。
再次,完善發展鏈條式的服務方式。與國外先進的物流行業相比,雖然中國的運輸模式也正在逐步改善,但仍舊過于簡化,并且在服務品質上也缺乏相應的競爭力。
有鑒于此,蘇州貨架公司認為,中國國際物流業應該加強發展多種有效的運輸方式以減少區域依賴性,同時發展鏈條式服務體系,抓住倉儲業這一前景可觀的發展方向,敢于在創新中摸索,在摸索中突破,形成更具國際競爭力的中國特色物流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