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通貨膨脹,我們需要思考物價高企的高物流成本因素。油價高企,抬高了物流成本。各式各樣的公路收費、混亂的罰款秩序等等,更是推高了物流成本。
取消不合理公路收費,規范收費必然促進物流成本的下降。中國已經采取措施,盡可能減少公路收費,二級公路及以下等級公路收費早已被列入取消行列。但現實中,收費公路依舊大量存在,不該收費的公路依舊有不少還在持續地收費。
實際上,違規罰款早已構成物流企業正常成本的一部分,且這種罰款在承受范圍之內。由此引發出來的思考是,要限制違規行為,就必須提高違規的代價。但是,即使是提高,最后還必須落在執行上。這是因為,現實中,即使同是超載,所受到的實際懲罰也是不一樣的。
名義上的高罰款,常常通過“潛規則”,以較低的實際“罰款”,轉化為相關管理人員的變相收入。名義上嚴懲,實際上可承受,這是一個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不規范的罰款就是亂罰款。可是,誰來規范這些罰款呢?
如果真正做到了據實罰款,那么物流成本將會繼續抬升,物流業將何以為繼?
公共政策的選擇,必然要考慮其對相關利益主體的影響。就公路貨運而言,需要在此找到其合理定位。其中很重要的是加快物流業的整合,加強公路、鐵路、水運、航空之間的聯運,提高聯網運輸能力。不同的運輸方式在成本、時間、靈活性上各有優勢。加強聯運,可以給公路貨運找到合適的定位。
物流業內的層層代理和外包,即使有了營業稅抵扣試點,也只能部分解決重復征稅問題,為此更需要加快增值稅改革步伐。對倉儲業實行更優惠的稅收政策,也是物流業發展所急需的。
總之,物流業發展需要的是一整套政策體系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