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資儲運協會于2009年對全國61家大型倉儲企業進行了調查,結果表明,我國61家大型倉儲企業的虧損面為6.6%,虧損額比上年略有降低;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80億元,比上年下降13.6%;實現利潤3.57億元,比上年增長11.7%;完成貨物吞吐量8019萬噸,比上年增長1.1%;貨物周轉次數9.11次,基本與08年持平。
09年,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商務部、工信部、證監會分別出臺了相應的政策措施,以進一步支持物流中心和物流聚集區的發展。倉儲企業在倉儲保管業務的基礎上,加大了運輸配送、貿易、加工、動產監管、期貨交割庫和電子商務交割庫、進廠物流等綜合業務的業務量;并采取了降低價格、改善環境、提高信息服務水平等措施,進一步維護好客戶資源,穩定倉儲設備市場。
在國家相關政策措施扶持和倉儲企業自身的積極努力下,2009年,我國物流園區的規模進一步擴大,倉儲面積保有量和需求量均實現持續增長。全國新增近200家規劃、在建和建成的物流園區,規劃占地面積達到43134萬平方米,全國13座城市擁有倉儲面積5456.6萬平方米。
另外,隨著期貨交易品種迅速增加和互聯網、物聯網的發展,實體倉庫的需求量也有所增加,其中化工危險品庫、液體庫、冷藏庫的需求增長速度進一步加快。此外,自動化立體倉庫大量涌現,信息化、機械化和自動化水平有較大提升。
2010年,我國倉儲業繼續向好的趨勢發展,主要指標的增幅超過了10%。不過,在世界產業轉移和布局變化的背景下,我國倉儲企業遇到了結構調整和轉變發展方式等問題,單純的出租庫房或只提供簡單服務使企業在競爭中處于劣勢地位。
倉儲企業要繼續把業務綜合化、精細化管理作為主要競爭手段,大力發展增值服務,如開辦市場、開展加工、包裝、配送、質押監管等業務,努力提升綜合業務在企業經營業績中的比重;引入新的管理理念,為客戶量身定做業務模式、業務流程、服務標準和服務質量,裁減冗余,節約成本;科學合理地進行倉儲物流園區布局,減少貨物的遷流、減少車輛的空載、發展多式聯運服務,打造低碳物流園區。
2011年的倉儲企業已成上升趨勢在不斷增長,倉儲設備市場需求日益旺盛,競爭也非常的激烈,所以目前主要的還是要讓客戶得到最好的產品和最滿意的售后服務!